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研究
摘要:近两年来,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真人秀类节目,但是随着真人秀类节目的泛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很多节目也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已经停播,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最近十分火热的相亲类节目入手,从多个角度解析这种现象,寻找解决的办法,探究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出路。了解目前中国引进真人秀的弊端,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近年来我国的引进真人秀进行分析汇总,我国真人秀节目处于转型和上升的关键时期,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只有仔细钻研,打造出更加贴近国人的生活与审美的节目形式,在引进的同时加以创新,才能打造出好的综艺节目。
关键词:综艺节目;真人秀;本土化;策略
引言
随着中国电视市场的日益壮大,国外的综艺真人秀、电影、电视剧,以及培养出的一系列偶像团体都广泛地被中国大众所熟知和喜爱。一时间,中国的各大电视台也看准了商机,纷纷购买制作权,湖南卫视引进的来源于美国的《超级女声》、浙江卫视播出的来源于韩国的《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江苏卫视《真心英雄》等等,国外引进国内的真人秀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真人秀类节目最早出现在西方,荷兰的《老大哥》被认为是真人秀节目的鼻祖。《老大哥》节目年9月16日在荷兰首播时,观众多达万人。截至当年10月30日,约有三分之二的荷兰人看过这个节目。美国CBS的《幸存者》播出的第二周,即成为全美收视率排名第一的节目。这些节目至今还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可以说是真人秀类节目的成功范例,后来也有许多节目效仿,但却始终无法超越。
一、真人秀节目发展概述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起源
从20世纪中期开始,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欧美兴起并迅速产生广泛影响。但这种节目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美国家庭滑稽录像》《这是你的生活》等节目。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制作了《一个美国家庭》的专题节目,并追踪拍摄了一个家庭在一年内的真实生活:年美国有线音乐台又推出了《真实世界》,7名20多岁的青年男女住在一起,摄像机24小时跟踪拍摄了他们的起居生活。但这些节目在当时都没有多大影响。直到年10月由荷兰的艾德莫(Endemol)公司推出的《老大哥》栏目以及此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幸存者》、法国电视六台(M6)推出的《阁楼故事》等节目的出现才真正引起电视受众的广泛 每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些东西一代代地积淀下来,并不断地丰富,使之成为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的标志,这就是民族文化。文化的不同体现在每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娱乐、思维等方面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因此,我们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应当突出我们的民族特色。只有具有了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西方真人秀电视节目所遭受的批评,与节目中存在的几个元素有关。即性、隐私、残酷竞争和博彩,其核心是“窥私”,而这些元素正是西方真人秀电视节目获得高收视率的保证。但我们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观众的审美习惯与欧美不同,因此,我们只能从中国受众的文化意识出发,从“窥视别人的隐私”到与真人秀一同参与、体验节目所设定的环境与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里,真实地体验生活。“体验”,主要是志愿者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陌生的领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正因为这种不同,才使得每个生命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遗憾。个体只能充当一定的角色,行使一定的职能:真人秀节目为那些渴望梦想的人,提供了实现自己愿望的平台。
(二)真人秀节目的品牌化
因为电视节目的品牌就是电视文化的象征。湖南卫视旗帜鲜明地向“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迈进,它旗下的《超级女声》就是最好的例证。作为一种市场化很强的电视节目,真人秀电视节目一直对品牌相当重视。西方成功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大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真人秀电视节目要想在国内取得成功,也得树立和创造自己的品牌,在这方面已取得成功的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央视的《梦想中国》和《金苹果》。就国内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而言。品牌的形成需要通过系列化的连作方式来实现。栏目化是真人秀电视节目树立品牌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真人秀节目的系列化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具有开放性特性: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得以向上发展,这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重要条件。电视节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存在于一个频道系统中,还存在于更大的传媒生态圈中。电视节目除了可以利用本节目、本频道进行自我宣传之外,还可以主动出击,广泛地与其他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进行良好互动,从而实现自身传播价值的最大化。系列化的连动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收益,而且有利于形成和扩大节目的影响。当代电视节目已经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处于电视节目系统的层层架构之中,面临全新的系统视野。同时电视节目生产也已经告别了自产自销的年代,处于从策划、制作到营销的市场化生产链之中,成为一项系统工程,而贯穿于电视节目生产全过程的电视节目创新已经不再是即兴、零散、个体的活动,而是上升到了科学、系统、全局的层面,成为一项系统创新。中国文化有着较强的化合能力,历史上的多次文化交流最终都被汉文化加以“本土化”改造。
三、中国对韩国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移植存在的问题
(一)模仿成分多,缺乏创新
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其创意和形式都是模仿英国的一档交友类节目《takemeout》,《takemeout》是英国Fremantle公司的一档国际经典电视交友节目,湖南卫视于年12月份引进购买了其在中国地区的独家专有版权,并推出本土化节目《我们约会吧》,之后江苏卫视随之推出了形式类似的《非诚勿扰》,两家电视台还因为版权问题产生过一些纷争。本身就不是原创的节目形式,再加上后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争相效仿,于是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各种形式的相亲类节目,如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这些节目虽然在形式上略有改动,但却都只是一些小修小改,缺乏创新成分,观众易产生审美疲劳,加上已有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成功范例在先,后来者便很难突破,造成尴尬的局面。《RUNNINGMAN》是韩国SBS电视台在《星期天真好》单元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目前为止已经播出了七年的时间,在全亚洲都有着极高的人气。在韩国,《RUNNINGMAN》已经播出了多期,每次都有新玩法,每次都有新节目,嘉宾之间的互动也都充满了新鲜感。然而,中国版的《奔跑吧兄弟》已经在国内播出了四季,口碑却在一路下滑。原因是中国版的制作,大部分直接照搬了韩国的原节目,连固定嘉宾在节目中的人物设定,“能力者”李晨、“周五情侣”郑恺、Angelababy以及“监狱常驻人口”陈赫、王祖蓝,这些也都一一与韩国版对应,这种“老梗翻新”的做法,也令观众难以接受。在韩国的综艺节目中,即使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单靠这些打在屏幕上的后期特效,也总是能够将观众逗得哈哈大笑。然而,中国的综艺节目在后期的制作上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反而显得枯燥冗长。江苏卫视的综艺节目《我们相爱吧》,也同样是一档由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这档节目由明星扮演假想情侣,进行假想的情侣生活。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温馨与浪漫的节目,但是,由于制作单位后期制作的硬伤,使得整个节目看起来尴尬乏味,剪辑十分拖沓,破坏了整个节目的节奏和完整性。
(二)作秀成分多,缺乏真情实感
电视传播机构通过收视率来了解受众和竞争对手,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销售时段,获取相应回报。广告主和广告商也需要根据收视率评估时段价值并选择性购买。于是,很多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便拼命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噱头,很多参加节目的选手都是按照节目制作单位为其写好的剧本来“演出”,作秀意图很明显,观众似乎只是在看电视剧的改编版,很难从中发现真挚的情感,缺乏真情实感的节目自然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尤其是某些相亲类节目的嘉宾身份本身就令人怀疑,例如某个在节目中自称“富二代”的男嘉宾,却在网上被人认出是某高校一名家庭条件极普通的学生,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观众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也自然无法很好地融入到节目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去。而这些嘉宾、主持人把庸俗挂在脸上、放在嘴上、打在屏幕上,庸俗固然是社会中某些真实的写照,但电视作为聚光灯、照妖镜,无形之中就把这种庸俗、低俗放大到了极致,因此就不仅仅是庸俗、低俗了,而是恶俗。无论是当年大热的《情书》,还是如今具有超高人气的《RUNNINGMAN》,每一个嘉宾都非常努力、认真,没有丝毫的偶像包袱,在游戏中敢拼、敢抢,十分入戏。41岁的刘在石,能顶着恐高症跳下蹦极台;池石镇在室外的泥潭、水稻田、游泳池对抗,从来都是亲自上阵;金钟国因为录制节目满身是伤,每次身上都贴满胶带;宋智孝作为韩国殿堂级女神,可以素颜出镜,揪头发打架跟男生体力对抗摔跤拳击……在国外备受 从它诞生的那天起,真人秀节目就一直是一种荣耀与争议并存的节目形态。如何用好这样一把双刃剑,对国内电视工作者来说也就是如何走好真人秀的本土化之路。由井柏然执笔,湖南卫视才女吴梦知撰写的诗一般的文案,从开播伊始,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网络中,井柏然的手写微博以一手好字和正能量的感悟,备受大家喜爱,在节目中,井柏然继续发挥这一优势,将吴梦知精心熬制呈现给观众的“鸡汤”一一亲手写下,再经过节目组精心的后期制作,出现在了节目的画面中,配上美轮美奂的景色,显得别有意境。微博上,名为“小井手写鸡汤”的话题更是博得了大批网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