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期APP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是收益是否能增长,而平台的广告收入是APP流量变现的重要部分,广告收入与广告的展示率紧密相关。
媒体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某个广告ID的展示率为什么会低于其他广告?
人均广告展示数(IPU)有固定的计算公式:
IPU=日广告展示数Impression/日活跃用户数DAU
从中不难看出,理论上,用户观看广告次数越多,带来的广告收益就越高,确保用户尽可能多地接触并看到广告,是提升收益的核心。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如何提高广告展示率。
1、影响广告展示率的因素有哪些?
广告产生收益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5个流程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Adset合作的APP反馈的数据来看,造成APP广告展示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用户进入APP时,广告场景没有加载完成,造成广告无法展示;
(2)用户没有进入广告场景,造成广告无法展示。
针对原因一,APP开发者可以合理设置广告预加载的时机,尽量缩短广告加载时间,可以有效提升广告展示率。
广告如果加载失败,需要进行重试,但次数不宜多,频繁请求容易造成无效流量的问题。
如果是原因二的话,开发者可以考虑提升APP的广告渗透率。
2、提升广告渗透率
在适合的APP界面中,比如开屏、签到、结果页、音视频播放页等场景,加入不同类型化的广告,从而提升广告的展示量,这种方法比较传统,IPU初期可能略有增加,但长期看容易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广告样式、控制广告的频次,尽可能不降低用户留存的情况下,提升展示率。
Adset建议根据APP类型、内部逻辑、用户属性等进行深度广告位策划。比如在内容界面中加入信息流,积分板块加入激励视频等。
激励视频最有优势,凭借良好的原生融入性和激励属性,不仅不会对用户造成干扰,甚至还能提升用户的在线时长和留存率;其次是原生广告,和激励视频的共同点就是与APP原生融入,不会干扰用户的操作体验。
除此以外,还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提高广告渗透率和展示率。不同标签的用户对广告样式和频次的接受度不同,最典型的就是按照“是否付费”来进行划分。
付费用户对APP内的开屏、插屏广告接受度较低,对原生类型化的广告如激励视频的接受度较高;非付费用户对“观看广告免费使用APP”模式比较认可,对APP内存在的广告样式容忍度较高。
3、总结
如果发现APP内的广告展示率,需要先判断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再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