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络广告 >> 网络广告市场 >> 正文 >> 正文

请您来评价九江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

来源:网络广告 时间:2023/6/6

为推动九江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我区实施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34项。现将项目完成情况公示如下。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活动时间:(年12月15日——12月19日)

一、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已完成。玉兰苑、九龙商住楼和征费所宿舍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工;富和新城一期较计划工期提前一个半月完工;前进新村五期年度建设计划已完成。

二、持续做好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减轻企业负担。

已完成。开展全区驻企特派员开展“送政策下企业”活动,组织企业入驻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区惠企政策。已累计为企业提供续贷周转金万元,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财园信贷通”、“工融通”等贷款,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拨付资金万元,推进27个市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综合试点企业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产业配套及增资扩产政策,今年已兑现采购配套产品补贴万元。

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已完成。整合政务大厅业务相近窗口,设置企业开办“一链办理”专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办税服务区、社保医保服务区、不动产登记专区和无差别综合受理专区等6个专区,努力做到办事材料只交一次、办理时限有效压减。开设无差别综合受理专窗,实现除专窗外全部业务纳入“综窗”统一受理、出件,做到“一窗多办”。在全市率先完成网上选中介首单业务,已完成93单“一网选中介”业务。推进“一照含证”改革,完成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联办,实现关联证件为《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小餐饮、小食杂店食品经营登记证》。

四、协调解决项目水、电、气、管网等开工要素问题,推进项目建设。

已完成。大同日创、标榜电缆等在建项目临时用电报装均已完成,生产正式用电待项目建成后协助办理;垚德新材料一期KVA配电工程已竣工,待项目方设备进场需正式用电时即可送电;泰盛二期、浙南五金产业园、美美生物等项目用水或临时用水报装完成;泰开电器、科翔电子等项目雨污管顺利接入市政管网。

五、有效调解基层矛盾纠纷。

已完成。制定下发《九江经开区创建矛盾纠纷解决平台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区级、街道(乡、场)、社区三级多元调解服务网络并运行良好。在劳资纠纷类方面,依法处理辖区内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结案66起;受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投诉举报案件,劳动监察欠薪案件结案起;依法调解农民工工资欠薪案件,并深入在建项目施工地督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共接待群众人,提供法律咨询人,受理劳资纠纷起,调处起。其他调解类方面,接待群众人,提供法律咨询人;城市执法受理件,调处件;司法诉前调解受理件,调处件;市场纠纷受理件,调处件;交通事故纠纷受理4件,调处4件;邻里、家庭、赡养等纠纷受理件,调处件。

六、在我区设立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巡回法庭。

已完成。自助立案、扫描、查询等智能设备安装到位并运行良好;增加立案窗口数量,安排专人负责立案登记和立案审查,构建了登记、自助缴费、查询等一站式制度体系;形成了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直接送达、公证送达、外出送达等多形式送达体系,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大部分案件适用调解、速裁、简易程序,缩短诉讼周期;加快智能化建设,以档案e管理试点为抓手,电子屏、操作系统、签字版、档案柜等全部落实到位,无纸化办案和一键查询运行良好,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七、传承红色基因。

已完成。对抗洪精神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传承和发扬伟大抗洪精神;位于永安乡白华寺村的港口暴动纪念旧址已按照修复方案修复完毕。修缮后的遗址,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就近开展主题党日、参观学习等活动的红色新地标。

八、为企业提供“一链式”服务和“零成本”落户。

已完成。将企业开办由原来的5个环节压缩至2个环节,即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两个环节。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时可一并领取免费印章,还可选择免费寄递服务,即由窗口通过EMS快递将印章免费邮寄到家。为新开办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首套4枚印章,包括企业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和发票专用章,印章均为环保材质,企业无需付费,为区内新开办企业节约费用近60余万元。

九、在区政务大厅开设“长辈关怀”帮办专窗。

已完成。为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环境下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遇到的“办事难、办事烦”问题,在政务大厅推出了“长辈关怀”服务专窗,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办理医保、社保、民政等事项过程中提供更便捷更暖心的服务,做到“服务细心、环境舒心、办事顺心”,不断提高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办事体验感,已为老年人提升“一对一”服务余件。

十、协调落实不动产登记业务进驻区政务大厅实现“就近办”。

已完成。5月31日,九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经开区办理处正式揭牌,为区内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业务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就近可办”、“全城通办”。6月25日同步推出不动产“二手房”交易联动办,水电气过户实现“一链办理”,上线不动产权证自助打印设备和有房无房证明自助查询打印一体机。已完成业务办件1.9万余件,推出原“政策”下“一房两证”的“两证合一”业务。

十一、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已完成。共受理消费者申诉起,成功调解起,为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约万元。开展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现场发放资料余份。在鹤湖学校召开赣溯源系统操作培训推进会,各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大型超市、企业食堂共计余名餐饮服务人员参加。推进“赣溯源”平台使用,我区注册使用用户户,录入产品信息条,培训考试从业人员次。组织21家大中型超市开展放心肉菜超市集中承诺活动。对辖区生产企业开展生产记录年活动,检查生产企业8家。开展抽检批次,其中“你点我检”50批次。

十二、引导企业向标准化、自动化迈进,进一步做大做强。

已完成。指导智微亚、英智、欧威等69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已达标23家,已通过评审待审核46家;指导巨石、德福、泰盛、英智、盛祥、泰开等6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已完成3家,已报送材料待审核3家。

十三、改造或启动农贸市场等商贸项目建设。

已完成。永安农贸市场装修已完成,在11月30日开张运营;解决沿浔农贸市场、临江农贸市场停车不规范问题。

十四、加大危桥改造力度。

已完成。双塔村汤家桥1号、0号桥台基础以及桥台台身浇筑完成,桥台挡土墙施工、桥板定制和吊装桥板已完成,养护期完成后即可通行。

十五、加快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

已完成。按照“1+1+N”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布局,建设了一个高层次人才展示区(展示九江市十大产业链的17位专家专访及余名高层次人才展示)、一个高层次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与人力资源产业园合作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丰富人才交流渠道,定期举办人才讲座)和一个实体园区(以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区,根据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类别分别落户到园区)。

十六、推进小区雨污分流。

已完成。对出口加工区金丰御园小区、香榭丽都小区、申佳苑小区和复建地北区等小区进行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并已顺利完工。

十七、提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项目入驻提供便利。

已完成。官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已竣工,新增的应急事故池、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回用水池、污泥处理间及加药间等主要建设内容已完成,并完成室外道路恢复和设备调试,已进行第一次放水试运行。

十八、强化养老设施建设,增加社区办公用房养老功能。

已完成。爱民村、双塔村颐养之家已完成。湖中、三马路、建材、向湖和阎家渡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已完成。

十九、完善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已完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紧盯“外防输入”,压实“五方责任”,完成第一剂累计接种人次,第二剂累计接种人次,第三剂累计接种人次,接种3-11岁人群累计接种人。启动区公共服务卫生中心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立项、用地红线图、建筑平面设计。完成永安乡王家堡村和长河村公有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的选址、经费落实、设计等工作。

二十、关爱英烈家属。

已完成。完成了饶其白等13家烈士家属的摸排情况和优抚工作,为烈属建立领导干部一对一对接帮扶,全面推广“九江烈属连心卡”提供订单服务。在“七一”、“八一”期间对黄腊枝等两家英烈家属进行走访和慰问工作。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上门了解家庭情况,给烈属提供体检、日常护理、心理疏导、搞卫生、协调帮助祭扫等关爱服务。

二十一、加强公共文化建设。

已完成。浔西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完成立项批复、建筑设计方案规划批复、财政评审,并启动建设。泉塘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完成立项批复、建筑设计方案规划批复,确定了设计、地勘、造价等单位。

二十二、推动棚改项目加快进度。

基本完成。铁路宿舍棚改项目已签定房屋征收协议书户,剩余7户将在年底前完成;宿舍棚改项目已于8月份完成签定房屋征收协议书户,完成率达%。

二十三、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品质。

已完成。区内各环卫所严格落实中转站冲洗、消杀制度;官牌夹中转站、城西港中转站、城西港安置小区三期中转站、汽车工业园中转站、七里湖中转站、城西港安置小区一期中转站、春安里中转站、长江大道中转站和京九路中转站等中转站沉淀池改造均已完成。

二十四、推进学校项目建设,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已完成。双语二期、鹤湖二期已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区属学校校舍暑期维修及配套设施已全面完成;启动学洲小学、港城二中、港城三小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进行规划用地选址。

二十五、积极开展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整治。

已完成。严格落实《九江经开区园林绿化标准化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和《九江经开区园林绿化养护服务考核办法》,每季度对5个绿化养护标段进行综合考核并予以通报,提升绿化管养水平各项举措;解决电动三轮车、汽车到沿浔小区绿化带人行道乱通行、损坏道路、绿化等问题;修复泉塘村南复建地文化广场并新装照明灯6盏,完成基础设施维修。

二十六、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已完成。落实《九江经开区秀美村庄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思路,分三年创建47个秀美村庄,重点升级打造3个以上秀美示范村庄。永安乡白华寺、长河和王家堡等3个村已投入万元(其中白华寺万元、长河万元、王家堡村万元),集中清理村主干道路边、示范点周边的建筑垃圾、杂草、污泥等共计多吨,对影响村容村貌的部分茅房、柴棚进行了拆除,对约80万平方米的房屋外立面进行了刷白。联合供电部门对低电压扩大和裸线进行绝缘线改造,新增变压器5台,将原先35平方毫米裸线全部更换为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改迁线路18千米,彻底解决了3个村的低电压问题,为户、余名村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电保障。

二十七、切实协调解决企业员工住宿、子女教育上学等问题。

已完成。今年以来,为蓝科半导体、华晟视讯、海淘产业园等38家企业提供员工宿舍(含高管)套,累计为69家企业提供了套宿舍。年所有申请就学的28家企业、39名高管子女已顺利入学。对接市公交公司,对港区环形公交39路、56路的运行线路及停靠站点再次进行优化;与“喵走出行”联系,新设站点处,主要布点在临江市场、安置小区和重点企业,共设置个站点,0余辆共享单车,全覆盖港区所有人企业、公交站点,全力打通企业与公交站点的连接,方便企业职工的出行。

二十八、解决小区停车难、充电隐患等问题。

已完成。沿浔小区内部建设了部分停车位,小区外人行道、车行道已施划停车位,解决沿浔小区部分车辆停车位不足问题;浔城湖锦小区内已设2个面积为m的停车棚,安装有充电装置;正大安置小区完成非机动车车棚建设并安装充电桩。

二十九、推进区内水系畅通整治。

已完成。爱国河引水闸涵闸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满足放水要求。长河累计清淤8公里,m;爱国河累计清淤m;忠字河累计清淤长m,约00m,清淤整治已全部完成。

三十、加快道路优化,方便企业、居民交通出行。

已完成。汽车园路网工程已完工;解决河西水厂大门口遇大雨,路面严重积水问题;经赛城湖管理处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投资约50万元,现已对水韵风情严重破损的水泥路面进行了修复。

三十一、精准帮扶困难、特殊家庭。

已完成。积极开展特扶家庭子女的临时救助工作,共计救助特扶家庭8户,救助金额元;为特困家庭申请医疗、临时救助和走访慰问共计户,落实资金848元。

三十二、鼓励发展集体经济。

已完成。推动白华寺和王家堡两村蔬菜大棚种植花菜、西瓜和辣椒等,截止目前销售收入达到18.5万元。25户脱贫户和5户三类人群每户分红元,共吸收脱贫劳动力10人,一般农户6人参与务工,两村合作社产生务工支出2.6万元。

三十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已完成。及时更新区党政班子成员村(社区)联系点和部门(单位)包村(社区)党建帮扶安排表,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帮扶责任。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13名区党政班子成员、17个区直部门(含园区)和6个驻区单位,余名党员深入17个村22个社区帮扶;建立“驻企特派员”制度,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与园区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

三十四、保护最美长江岸线。

已完成。积极开展“环保星期五”活动,组织永安乡村党员集中赴长江岸线永安段拾取枯枝烂叶、白色垃圾等杂物;永安乡环卫所每周五定期对最美长江岸线白色垃圾进行清理,经常性开展对安置小区及自然村庄枯枝烂叶、白色垃圾等杂物进行拾取,并集中清理楼栋廊道内堆积的废弃物品。赛城湖管理处就长江岸线附近完成拆违处,约平方,铲除毁绿处,清理卫生死角处,垃圾、杂物余吨,清理僵尸车21辆,整治户外不规范广告32块,整治违规摊点个。

您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满意吗?

请您填下满意测评问卷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