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国宝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观察家、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首席专家、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
年的6·18,注定是一个属于直播电商的节日。
淘宝排起了明星直播“课程表”,甚至整来了“一列火车”的直播明星;抖音面向各行业商家、达人及主播,在期间发起“直播秒杀狂欢节”活动;快手电商打造“品质购物节”,参战。
在直播电商稍稍落后了半个身位的京东在“自己的节日”当然不甘寂寞,先是与快手战略合作,实现了京东直营产品与快手用户的无缝连接;5月15日,又拉来了董明珠在京东做直播,实现总销售额7亿的同时,还为造了势。
从去年开始,直播电商已经让很多人刮目相看。到了年,政策认可并开始扶持、各大平台不断加码、商家的热情也变得越来越高,再加上疫情这个意外因素,直播电商让我们把眉毛都快刮没了。
有机构预测,年,直播电商的规模将在年的水平上翻一番,达到亿元。
虽然正值风口,但不得不说,直播电商并不是一个新事物,现在主播的套路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视购物中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为什么到了今天这种模式又一次爆火?直播电商真的是商业的未来形态吗?企业应该从哪个维度抓住这轮流量红利呢?
电视购物,上一个直播电商
从薇娅、李佳琪的直播间出来,转向视频平台,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来自于年的电视广告,从这条一分钟的广告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回溯。
年,微软在推广Windows1.0的时候投放了一个广告,作为微软当时的商务经理,史蒂夫·鲍尔默亲自上台为自家产品带货。“不要,不要,只要99美元。”这样的话,我们至今还能在各大直播间看到,套路也是一样,快速介绍功能,然后给出惊爆价,吸引消费者购买。
已经退休的鲍尔默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当年在传统媒体推销互联网软件的方式,被现在的直播带货的网红们广泛应用。从这个角度看,董明珠们只能算“后浪”,鲍尔默才是CEO直播带货的“前浪”。
任何传播形式都伴随着媒体的形式出现,平面媒体的“网红”是梦露,电视媒体的网红是影视剧里的明星,而移动互联时代,薇娅、李佳琪这些网红就是新的媒体形式下的“明星”。区别可能就在于,过去的带货渠道是电视广告,互动性、时效性差,让看到和购买是两个步骤;而现在的渠道是直播间,强互动、强时效让买和看变成了一步。
如果不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现在的网红可能还是“侯总”这样的人才。
上世纪90年代,“侯总”凭借在各地方电视台推销“八心八箭”、劳师丹顿等“破玩意儿”成为了当时的“网红”,依靠独特、夸张的台风,他成了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还锚定了之后中国电视购物的画风。
夸张和山寨货带来的必然是消费者的不满,根据CSM媒体研究在年4月的调查显示,83.3%的中国人对电视购物的信赖度是“中等以下”。但没有竞争就是好,一直到年之前,电视购物还是很赚钱的。
降维打击才是最致命的,年,电商强势崛起,淘宝“双十一”全天销售额达亿元,而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年中国电视购物业发展报告》显示,年全国34家电视购物企业实现销售额亿元,同比下降8%。
移动互联网时期的电商,彻底将电视购物挤出了市场。但电视购物的套路,却在今天再次被电商拿来用。
但套路不怕老,管用就行,直播电商确实让直播和电商这两个已经到了瓶颈期的行业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电商直播,谁救了谁?
曾经,马云认为,支付宝十年内都找不到对手,但没两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