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SylviaMa
一直以来,在西方话语权占据相对主导地位的全球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一大难题。
对出海企业来说,如何将中国品牌打入海外用户的心智也是一大难题。
在YouTube平台走红的李子柒,无疑是目前中国个人品牌出海最“出圈”的案例。目前李子柒在YouTube平台拥有万粉丝,她的视频不仅广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甚至有越南博主开始模仿她的视频技法拍摄视频并发布到YouTube。
而剖析李子柒走红的背后,则有不少值得中国品牌借鉴的经验。
其中,李子柒选择YouTube,是其团队取得成功的重要一步。作为曾经推崇“创作者文化”的长视频平台,YouTube对专业、团队和创意都有较高的要求。
除了YouTube,海外还有Facebook、Instagram等一系列不同的平台,它们都有足够的用户,它们的差异在于表现形式、用户喜爱的风格等。因此,国内品牌在选择出海传播渠道时,不能依赖单一平台,另外,要找准合适的平台主要发力,从而建立起有效的传播矩阵。
近期,一网互通COO苗宇做客新华社“快看”直播间,畅谈“品牌出海那些事”,探讨跨文化传播、品牌出海误区等话题。针对品牌出海传播矩阵,苗宇分享了几个关键点,MorketingGlobal对此进行梳理。
01
渠道选择是第一步,
传播矩阵搭建并非渠道越多越好
上世纪的一些“大众传播”理论在web2.0时代似乎已经失灵,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外,数字化媒体已经成为21世纪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品牌选择海外传播渠道时,有太多可选择的数字媒体渠道,比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Snapchat等。那么,是不是在这些主流渠道都开设官方账号,一个完备的传播矩阵就能搭建起来呢?
答案是否定的。
苗宇谈到,“当品牌面对Facebook、Twitter等可选的渠道时,首先应该对每个渠道有所了解。”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铺开,移动数字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每一个渠道中信息的形式、信息传递的受众都不可能完全耦合。甚至应该反过来理解:正因为每家主流渠道的信息形式、主要受众有所区分,它们才能在各自的市场取得如此规模的用户。
苗宇介绍道,如果以信息形式分类,Facebook和Twitter以图文为主;YouTube以长视频为主;Instagram以图片为主,视频为辅。
而各家平台的信息类型差别更加细微,比方说Twitter用户更重视推文的文字而非配图;Facebook的公共主页和群组功能是其核心价值之一;而Instagram则主要强调图片的美感,配文是辅助。
用户群体方面,Snapchat在欧美年轻用户中广受欢迎。相比之下,Facebook的用户平均年龄更大,用户群体覆盖度更广,从10多岁到60岁以上的用户都会使用Facebook。
形成对每个渠道的认识后,苗宇认为,品牌应反过来审视自身,确定目标用户群体,从而确定传播矩阵中该纳入哪些渠道。
Instagram上的时尚话题有逾8亿条帖子;
Facebook上最大手机群组有逾10万成员
比方说,3C类品牌大都会选择Facebook这样面向大众的渠道。而如果是时尚感十足的品牌,Instagram渠道将必不可少。
传播矩阵搭建并非渠道越多越好,不当的渠道选择将是对人力、物力的浪费。
如果一个以精美宣传图作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品牌选择Twitter渠道,或者主打短视频宣推的品牌选择YouTube,都会给人极大的“违和感”,且难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02
本地化运营是长期功课,
精细化、本地化两手都要抓
做出正确的渠道选择后,传播矩阵运营将是考验品牌本地化能力、运营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持久战。
中国品牌纷纷走出国门的同时,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在中国市场也能看到不少国外品牌。
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当它们进入海外市场,都是一个先全球化,再本地化的过程。即先提炼出在文化上能够被大部分国家/地区接受的品牌信息,再根据目标市场文化进行本地化处理。
苗宇认为,想要理解“本地化运营”,不妨先去观察一下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是怎么做的。
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说,如果一个西班牙品牌在微博发布西班牙语的营销信息,中国用户看到后一定会非常“迷惑”。大部分用户看不懂西班牙语,并且会认为品牌没有足够的诚意。
举完反面例子,我们来看看正面例子。如果蒙住上图中的微博官方账号的名字,相信读者肯定猜不到它们都来自国外。这两个账号不仅在中文使用上非常流畅,并且在推广形式上也非常符合微博的调性,很有可能由中国的工作人员运营。
同理,海外运营语言环境则更为复杂,因此在运营海外渠道时,应该在语言上、互动形式上都尽量融入当地市场,雇佣当地工作运营人员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在同一个渠道建立多个账号也是引流和提升传播效果的方式之一。苗宇说,一网互通观察到,小米在Facebook渠道拥有70个以上的账号,这样的账号细分是有必要的。
试想一下,如果小米只根据语言设立十多个Facebook账号,当小米将在印度发布新品时,英语账号必将是发布的账号之一。对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