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榜作者|祝彰编辑|嘉辛
20年前,互联网出现之前,最好的营销平台是电视台、广播、报纸,传统媒体垄断黄金资源的年代里,一则电视台的广告,就可能成就一个品牌。
10年前,互联网方兴未艾,一家企业想做营销,最好的方式可能是SEO、SEM等搜索营销手段,百度等搜索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品牌、产品可以随时、随地被看到。
5年前,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企业营销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去电商平台打广告,电子商务重塑了人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它离交易更近,也更直接。
到现在,更多企业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回顾中国广告市场,每一波时代红利都带来了营销方式及体系的变革,也成就了巨头型广告企业。
新的流量入口、新的媒介形态、新的内容承载平台,一直在带来新的变数,而在新老玩家的不断交锋中,带来了市场格局的重塑,也推动了这个行业的整体进程。
进化:BAT如何长成广告巨头?中国互联网发展早期,百度的商业化对广告的依赖性最强,阿里、腾讯紧随其后。
不过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过渡中,在搜索、电商、社交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红利面前,他们的广告业务呈现出了不同的走向。
第一个阶段是百度凭借搜索,吃到了互联网广告市场最大的红利。
比如早在年,网络营销为百度带来的营收占比高达96.30%。
这一年,淘宝刚刚开始借鉴搜索引擎模式推出“关键词竞价”服务,是P4P直通车的雏形,年其再推出黄金展位服务,是展示广告CPM的雏形。百度以游戏为主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为它贡献了55.15%的收入,广告业务只占7.91%。
这一阶段,品牌图形类广告在网络广告市场占比最高,为65.2%,不过搜索引擎营销的增速更快。
到年,百度首次超越新浪,以16.5%的市场份额,首次成为互联网广告行业第一,新浪、搜狐位列二三,再从年到年,按营收计,它都是中国最大的广告公司,搜索广告完成了对传统门户广告的一轮冲击。
第二个阶段是阿里逐渐探索出了电商的广告模式,广告成为其最重要的一块营收。
年淘宝推出了直通车,通过用户标签定向展示推广,正式开启了C端的广告平台之路,它的广告形态主要分为展示广告(CPM)、搜索广告(CPC)、联盟广告(CPS),分别按照展示、点击、销售情况核计广告费用,对应智钻、P4P直通车、淘宝客三个营销产品。
彼时广告主的投放更多基于用户互联网的浏览内容来确定用户场景,主要针对输入、搜索和浏览这三种场景进行,还有一点,广告投放仍以PC端为主。
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尤其是B2C电商业态的崛起,庞大的商家群体涌现出了平台生态内的营销诉求,电商广告转而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量。再到年“双十一”出现之后,电商迎来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投放广告开始细分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展示广告、搜索广告、联盟广告等。
第三个阶段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引发了新的行业变局,这一阶段BAT都不甘落后,行业出现寡头效应。
网页端搜索不再是最好的流量入口,更多的以智能手机为承载的包括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等在内的App成了新的流量载体,BAT之间的广告竞争也是一场流量入口之争。
年,巨头们频繁并购,打造更广泛的商业生态,阿里巴巴入股微博、百度收购爱奇艺、腾讯注资搜狗......都想获得更多的移动入口,掌握更多的流量。
营销触点增多之后,广告主的诉求也越来越精细化。这时,打通各个App、实现流量池与广告主的精准匹配,成了巨头们的争夺焦点。
随着BAT不断拓宽商业边界,他们有了更丰沛的流量入口,成为实际上的行业寡头,年他们的市场份额占比共计超过了60%。
由此,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依次走过了从搜索广告到电商广告,再到社交广告的演进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在技术侧,DSP(需求方平台)、SSP(供给方平台)、RTB(实时竞价)、非RTB等技术、定向技术实现突破并加速发展,再加上流量场景不断拓宽,程序化广告的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营销逐步迈入深水区。
再接下来,行业又迈入了新的红利阶段。
变局:抖快加速,基建为王年,另一个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