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力量打造行业领导者
作者:吕玥
来源:深响(ID:deep-echo)
过去一年,“承压”这个词在互联网广告行业中出现了太多次。
大环境的影响、几个行业的变化、监管政策的出台轮番而至,年本该进入旺季的三季度,BAT三巨头的广告增速却都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搜狐、斗鱼等多家公司广告收入为负增长。而年第四季度,原本是大促节点最多、广告主需求最多的最重要旺季,情况也不容乐观。
伴随诸多互联网大厂年财报的陆续出炉,现实的数字砸在眼前:阿里巴巴、腾讯的广告收入在第四季度“史无前例”的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不少在第三季度就负增长的公司依然保持悲惨的趋势,如果连续去看一整年的走势,不少大厂的广告收入增速也都是一路直降。
但也有数据显示广告市场仍在增长——据QuestMobile报告显示,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规模保持增长,下半年营销市场持续活跃。同时据AppGrowing监测,年全网广告投放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12月达到了顶峰为万+。各种口径维度的取舍下,数据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有限的公开数据里,我们尽可能地尝试还原互联网广告行业的变化:谁走到了变革时刻?谁做到了逆势增长?互联网广告将向何处去?
谁在“负增长”
在有电商大促的年末,最贴近交易的电商广告理应是广告主的主要投放选择。但颇为意外的是,去年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三大电商的四季度广告收入增速,与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增度相比都有所放缓:
四季度,阿里巴巴的广告及佣金收入为.89亿元,其同比增速首次下滑,为-1%;从全年来看,广告收入同比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拼多多的广告收入为.25亿元,同比增长18.51%,相比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速差距颇大。
京东的广告收入略低于拼多多,为.39亿元,虽然增速也还是保持在两位数,为27.22%,但相比前三季度也是明显下降。
显然,年末的大促并没能为电商平台的广告收入带来什么提振作用。在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副首席财务官徐宏给出了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市场大环境的疲软和国内电商市场加剧的竞争,导致淘宝和天猫的GMV增长仅为个位数。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又加大了对商家的支持举措,包括降低一部分服务费等等,这也就使得广告收入的增长更慢于GMV。
图源:阿里巴巴财报
京东、拼多多两家的观点也基本相似。一方面,零售行业整体都面对较大压力,平台此时就势必要给到商家更多帮扶,包括返佣、降成本费用等等,才能够对商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这一环境下,平台自己追求单一业务的快速增长自然也不现实。而另一方面,如今不断有新的形式和平台企业加入电商行业,全渠道电商化的趋势就让电商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电商之外,百度和腾讯两大巨头的广告收入也并未带来任何惊喜。
早在第三季度时,李彦宏就明确表示增速放缓会一直延续到第四季度,甚至是将持续数个季度。正如其所说,第四季度百度核心广告收入(不包括爱奇艺)较上年同期略增1%,为亿元;从全年来看,百度核心广告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12%,这一增速在所有可比公司里也并不算突出。
腾讯在第四季度的广告收入为.18亿元,和阿里巴巴一样,也是首次出现了同比负增长的情况,为-12.72%。细分来看,腾讯的广告收入分为社交及其他广告、媒体广告两部分,前者在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0%至亿元,主要是由于移动广告联盟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