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告文案圈(ID:copyquan)
作者:不可思议的满满(授权转载)
素材来源于网络
听说过抽奖送零食,送现金,送家电,甚至有送头牛的……
你听说过抽奖送房子的吗?
我最近网上冲浪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则送房子的:
这微博,你猛一看,“逆水寒”?
这不是个游戏吗?不会送的是元宇宙风房子吧?
再仔细一看文案:
“转发这条微博,抽一人送你一套现实里的房(有房产证的那种)”
真的假的?我直接一个好家伙。
不过下面这一段确实是说出了无房打工人的痛处与念想:
“相信大家都想过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后,一定会认真装修,养俩宠物,再喊三五好友来家里做客、聚会......但无奈却被各种“世俗之物”所限制。”
毕竟大部分人起早贪黑累成狗,就是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中情房”。
再看这房子:
位于祖国湿地之都——鹤岗市,不行还可以折现5万元。
配图强调
网友直接坐不住了:
这是碰到业界卷王了吧
真的真的是真的吗?
你是不是被盗号了
妈妈我不想努力了
搞一个来养老啊
你不会要我还房贷吧
不过,还有个问题:
一套房子为什么折现才5万?
官官了解到,一是因为微博抽奖最高额度就是5万。
还有懂行的朋友出来了——
鹤岗的房价本来就便宜,地方也比较偏:
所以你这是在骗我们不懂吗?
但官微也有在评论区直接表示如果选房子的话,可以保证面积不低于89平。
而从相关中介那可了解到,鹤岗确实是房价低,但拿5万块买89平的房子还是比较难的。
也就是说——房子的价值不会低于5万。
目前微博已经被转发近百万:
(不瞒大家说,虽然每次都是陪跑的分母,其中依然有我的一份努力)
毕竟,苍蝇再小也是肉,不行咱还可以折现啊,毕竟我也挺缺那5万的。
仔细盘盘这件事,倒也不稀奇,是个——
打着送房的噱头,做抽奖的,锦鲤营销
能够区别于平平无奇的抽奖的主要亮点,就在于这个“送房子”的噱头。
就像文案中表示的“满足大家的有房幻想”,确实是拿捏了年轻人买不起房的槽点和痛点。
不禁好奇:谁特么这么豪气?要送房?送什么房?怎么送?我有份吗?
即便最后发现是鹤岗的房子,不是汤臣一品,但话题度也来了:
……
可以说是一波以小博大的话题+锦鲤营销,这波不亏。
其实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起前不久一个魔方严选的招聘贴——
魔方严选的招聘启事
同样也是五万块——被分解成了一年的薪资,美其名曰:找一个不干活光拿工资的同事。
咱就先不说这钱能不能揣到自己兜里吧,主要是这样美丽的工作直戳打工人的心呐。
于是网友们纷纷打开了话茬——
……
一时间成为了以5万引流百万的营销范例,备受称赞。
正是因为工作文案的包装让抽奖突然有了故事感:
由此可见,说话的艺术和文案的力量。
让人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抽奖营销可真行,直接卡住了人性的弱点。有噱头,有话题,还有金钱托底。不仅有诱惑力,更抓住了社会情绪,给到了可供发挥的槽点和话题想象空间。(这里插一句)在撩拨大家的情绪上——官官觉得除了送工作,送房子,之前写的蜜雪冰城的介绍对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踩中了少男少女们求而不得的渴望,和暧昧不清的槽点上,非常有话题感。不过和积分不同是,抽奖对大家来说,只需动动小手转发一下,毫无参与负担。跟买彩票一样,还不要本钱,即便中不了也啥负面。从此品牌们在微博抽奖开辟了一个顶配逻辑——一场价值5万块的噱头+锦鲤营销但冷静下来,再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上次魔方严选的时候,我就沉思过一次。即使这招看着挺好用,但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这种方式就好像肾上腺素,短暂引流引爆话题可以,后期能不能留存和经营也是个问题。毕竟抽一次两次是可以,咱也不能天天撒钱是吧?你看呢?今日推荐
更多行业讯息每晚10点,来品牌官看看??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格式。未经授权,私自转载,一律视为抄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