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弹窗推送愈发成为各路APP恶意引流的工具。近日,国家网信办表示,将采取专项行动对弹窗推送乱象进行打击。(新华网5月13日)
互联网终端时不时跳出的弹窗广告屡禁不止,打开手机APP浏览网站主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也是各式各样的弹窗广告。似乎只要存在网络,弹窗广告就有办法出现。
针对网络弹窗广告,相关部门近年来多次开展专项行动。一份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件,罚没金额万元,分别占广告案件总数的55.9%、罚没款总额的44.1%。查办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数量同比增长55%,罚没款同比增长37.4%。泛滥的网络“弹窗”中,有些通过技术手段诱导用户,大量盗取用户信息;有些被植入“钓鱼”木马,链接到诈骗网页,造成用户财产损失。由于“弹窗广告”有利可图,已形成专业的产业链,有些广告公司通过对个人信息的监控,可将弹窗广告“精准推送”,实则是对用户造成了“精准骚扰”。
治理“关不掉的弹窗广告”要动真格。我国《广告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而自年9月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也有相同规定,“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在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中附加广告或者广告链接。”乱象频仍,亟须猛药去疴。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将过度弹窗运营商列入失信名单,对屡犯不改者下猛药,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法律的代价,坚决驱逐非法的弹窗行为,对网络弹窗进行规范,绝不让弹窗广告想弹就弹。
整治网络弹窗广告,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弹窗广告进行精准打击,令其无处藏身,无利可图。网络运营商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把好关口,广告发布需要以真实、客观为原则。尤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升级监管技术,提高网络监管技术能力,综合发力、精准发力,有效治理网络弹窗广告,还网络一片净土。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