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车企投放的广告重心越来越转向网络广告,网络广告以其表现形式多样、直达目标受众率高、互动体验性强、投放灵活等综合优势而深受广告主的青睐。
但网络广告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盲点,具体表现如下:目标对象定位不明确,栏目选择及表现手法没有针对性互联时代,数以亿计的网站扑面而来,有综合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电子交易网站、专业网站,还有社区网站、社交网站等,不同类型的网站的受众群体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车商根据自己产品的市场定位寻找合适的目标顾客群,同时选择他们经常沉浸的网站栏目进行投放,表现手法也要符合他们的口味。
然而,许多车商在进行网络广告投放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最终弄得张冠李戴、无功而返。就曾有一个车企为其中高端“商家两用”的车型投放广告,本应选择年龄30~45岁群体经常登录浏览的高端稳重的知识类、资讯类的网站投放广告,而该车商偏偏选择了一个综合门户网站某个适合年轻网民的栏目投放广告,最终的广告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例,一款定位为年轻时尚酷炫活力的车型,却选择了知识类、时政类的中高端网站投放,而没有投向那些电玩游戏类、视频类的网站,最终效果同样糟糕。可见,互联网广告看似选择的余地很大,其实最优的选择也就是那么几家,而就算选定了那几家,同一家网站的投放频道选择不精准,得到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选偏、选歪了,就会烧钱。
年前互联网运营称为“自我烧钱”,而今轮到那些胡乱在互联网投广告的商家烧钱了。如今的互联网广告价格也在不断飙升,因此,车商们在投放网络广告时应慎重。广告飘来荡去,令网民琢磨不透互联网是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各种“版花”不停地闪、各类“旗帜广告”飘来荡去,各大商家都想以动感、动态来吸引人,还有的设定了“流氓程序”,只要点触了窗口就关不上,直到看完广告。
这种吸引眼球的伎俩往往令网民很受伤,也非常反感。但互联网就是如此现实。其他产品和服务网络广告通常“以动制静”,让产品和服务活起来、动起来,这是值得尝试的,而汽车类的网络广告也爱搞“以动制动”,投放的广告端口动来荡去,而点击标题进入广告主页面时,里面的汽车从左飞到右,又从右飞到左,有的还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弄得网民眼花缭乱精神特别紧张。产品和服务的卖点和特性还没看清,广告内容就飘闪开来。
还有的虽然动静结合-开始狂动,最后趴下了,但静止的文案不精彩,网民看了特腻味,还有的汽车网络广告篇幅不够大,眉毛胡子一把抓全挤到一起了,有时“眉毛”闪,有时“胡子”动,惹得网民心烦意乱。可见,网络广告投放时一定要分析投放的网络环境的动静均衡状态,该动时则动,该静则静,另者“自留地”版块里头的文字与图案搭配要非常精彩,必须充分考虑网民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尽可能吸引他们长时间观看。
全媒体、流媒体的衔接或转化不够娴熟互联网是一个跨媒体合作进行“社会化营销”的泛平台,各式各样的媒体资源都能集结在网络上,如报纸、电台、电视、户外、DM等媒体资源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可以部分简单地叠加,也可以像河流那样建立一个管道将所有的媒体资源激活,相互间流通,网络上可以浏览报纸广告(DM杂志广告)、报纸电子网站可以嵌入电台广告、视频广告,微博里头也可以有网站链接和视频广告,有时以某一媒体作为导入端口。
而另一些时候又以其他媒体作为窗口,实现媒体间广告资讯的互通互换,大致互通管道及路径如下:A.综合门户网站(横幅广告)→单品广告→公司网站(或企业在电子商城的商铺或企业微博等)B.视频网站(横幅广告)→单品广告→综合门户网站(相关广告)→公司网站(或企业在电子商城的商铺或企业微博等)。
C.电子商城(店铺广告)→单品广告→综合门户网站(相关广告)→公司网站(或企业在电子商城的商铺或企业微博等)D.企业微博(嵌入视频)→视频网站→单品广告→公司网站(或企业在电子商城的商铺等)E.社区论坛(嵌入视频或免费图标)→视频网站→单品广告→公司网站(或企业在电子商城的商铺等)F.其他从上述通互换的“范式”可以看出(其组合模式千变万化),互联网是“多元化、集成化、互动化”的全媒体、流媒体的综合体,吃透把握这一特性,在进行网络广告投放时就能获得媒体的最大化、宣传的最优化、销售的最大化。
而在实践中,各大车商对此不够重视,没有深人细致地研究其运行规律,而是简单地进行跨媒体的混搭,认为搭得越多越杂就越好,而网络购买投放服务商也经常建议商家混搭,以降低投放的风险。他们往往采取购买一家优质的媒体然后搭配好几家便宜的一般的媒体的策略,在其“人为”的操控下,网民浏览量非常可观,但宣传效果和销售的质量很糟糕。主要原因是媒体的配搭组合质量不高,网络跳转的速度和效率不高,衔接和转化的“各站”(各端口)“风景”一般,黏度不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