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打击"霸屏广告"除了有法可依外,更要执法必严,监管部门要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核查举报线索,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广大市民更要增强防范意识,对"霸屏广告"零容忍,积极举报投诉,各方合力,遏制"霸屏广告"。
相关规定网络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龙小碟
互联网弹窗本该是为用户提供便捷功能的快捷通道,但越来越多人被弹窗"套路"、被"频繁观看"、被"强行植入",这种网络"牛皮癣"让人烦不胜烦。据调查报告显示,过半受访者表示知情权及自主选择权同时受到侵害;近八成受访者经常遇到弹窗,深受困扰,"关闭难、容易误点、频繁出现、内容虚假低俗"。
霸屏广告岂能想弹就弹?追溯起源,弹窗广告是伴随互联网产生就存在的,还曾是部分门户网站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企业野蛮生长,弹窗广告更是呈现泛滥成灾的态势。但平台监管不力、用户安全意识不足、个人信息价值高等问题,成了霸屏广告、背后开发商及黑客肆无忌惮的原因,让其在黑灰产业持续火热。
为了加强对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规范管理,近日,国家网信办公、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自年9月30日起施行,将紧盯弹窗新闻信息推送、弹窗信息内容导向、弹窗广告等重点环节,着力解决利用弹窗违规推送新闻信息、弹窗广告标识不明显、广告无法一键关闭、恶意炒作娱乐八卦、推送频次过多过滥等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出手整治恶意弹窗问题。此前年7月,国家工信部曾出手整治过开屏广告,广告弹窗的问题短时间内减轻不少,但很快各个APP又都恢复了以往的作风。弹窗广告问题屡教不改、屡罚屡犯,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弹窗广告不规范、无约束、难解决的现状。如今的广告形式早已不限于弹窗广告。比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