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络广告 >> 网络广告市场 >> 正文 >> 正文

二手车电商巨头如何改变了行业交易规则

来源:网络广告 时间:2023/2/22

(作者声明:文章中提及的交易平台纯属内容需要,并未存在刻意宣传或诽谤!)

年,“C2C”模式的“人人车”、“瓜子二手车”先后登场,打着“个人与个人交易”、“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所有车辆经过多项检测”的口号,陆续在全国遍地开花。用资本市场的钱,烧着巨额的广告费,那几年,他们的广告无处不在,强制性植入每个人脑海中。

网络图

同样是二手车网站,“人人车”和“瓜子二手车”在经过长时间的广告狂轰乱炸后,优势明显不足的“二手车交易网”门店出现断崖式关闭,后来逐渐在很多城市彻底消失掉,其中也包括成都。由于在“瓜子”和“人人车”承诺无事故车交易的口号下,系统性的培养了无数检测师,车辆在交易前需经过普通检测师拿着设备进行初检,若要成交时,车辆还需上举升机由资深检测师认真复检,绝大程度规避了事故车的交易。但与此同时管理中却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即使在这些互联网公司强大的文化建设下,也根本无法挽救价值观越走越偏的员工。初衷是以个人私家车主与个人买家进行交易、去除中间商环节的理念,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是那么顺利,卖方想的是直接卖给私人客户,那价格自然会高些,于是造成发布在网站的车辆大多比二手车市场还要贵,有的还贵的离谱;而买方通过网站将卖方约到线下看车,即使遇到价格很便宜的车,也很难当机立断进行购买,这样一来,卖方和网站销售人员都会有失落感。

网络图

与此同时,大批伪装成私人买家的车商也开始涌入其中,享受着互联网以及巨额广告费带来的便利,每天紧盯着网站,遇到价格合理的车果断预约看车并买下,而网站销售也基本会在成交后才得知“私人买家”实际是车商,与真正的私人买家相比之下成交更加干脆利落,一来二去,网站根本无法控制车商第一时间在平台将价格合理的车辆买走,销售人员也更倾向于与车商合作,有的车商在合作后还会给销售人员返点(俗称烤火)。后来,有的评估师和销售人员直接在未通过平台情况下让车商和车主进行私下交易,从中获取利益;而有的还要求车商合伙收车(俗称上船),车辆卖出后从车商处分得利润;还有的更夸张,在网站上班的同时却在二手车市场开起了门店,由家里人或请员工守店,自己依然在网站上班,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将网站的优质车源据为己有。再到后来,管理层也参与其中,包括部分主管、城市经理、区域总监等,有的管理层将优质资源据为己有;而有的管理层则将自己的心腹安排在重要岗位,然后排除异己,心腹只需每个月按时上交一定费用就可以继续从中获利。这样一来,私人买家则更买不到价格合理的车辆,网站剩下的车源几乎全是高价车。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平台持续亏损,并且找不到盈利的突破口。

网络图

互联网公司的思维逻辑通常都是先烧钱占领市场份额,这当然也就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亏损不要紧,只要市值能涨就行,市值要涨就需要一个在占领市场份额后能够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显然瓜子和人人车在商业计划书上面是把故事给风投讲通了的。理论上行得通,可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困难重重。虽然交易量大,但运营成本太重,收取的服务费难以支撑巨额的运营支出,光是运营团队的支出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高峰期瓜子和人人车都各自有几万名员工,销售部门、评估部门、复检部门、售后部门、人事部、财务部、法务部、客服部、投诉部、公关部、网络维护部、企划部等等,再加上各城市和区域的管理人员,一个管理人员少则几十万的年薪,除运营团队外也还有不小的开销,如广告费、培训费、差旅费、建设企业文化费、各城市分公司租金等费用。由于二手车车况不能标准化,价格也无法透明化,并且买与卖同属于业务端口,所以二手车交易流程相对较为复杂,重运营是无法避免的,要将二手车买卖的小生意发展为全国连锁的大型企业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情,各种看似臃肿的部门却无法精简,产生的利润并不能覆盖巨额的支出,以致于当年的瓜子和人人车在不断的上涨服务费,然而在服务费翻几倍后还是未能止住亏损,万幸的是销售数据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融资还能继续。

在不断上调服务费后依然不见盈利曙光的出现,瓜子和人人车都开始尝试开实体店收车回来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口号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当时瓜子在很多城市都开设了大型卖场,称之为“保卖场”,收回来的车称为“保卖车”,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转型为重资产,转型后员工能钻空子的机会明显少了很多,团队价值观也明显越来越正,然而盈利依然无法覆盖重运营的成本,在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后,很多城市的保卖场也陆续关闭,也包括成都的保卖场。

网络图

目前,瓜子又转型与车商合作,将车商的优质车源上架至瓜子网,由瓜子平台给客户保障车况,这样转型最大的优势就是逐步将重运营转为轻运营,砍掉线下的销售团队,评估师团队也减少大部分,其他部门也减少了很多,如果销量不错的话,还是有可能实现盈利。而人人车则在两三年前就调整为轻运营,将个别城市的大部分员工砍掉,剩下的少部分转化为“城市合伙人”,也就是承包制,不仅不用发工资,每个“城市合伙人”每月还需给公司交几万块的资源使用费,这样一来,轻装上阵的人人车很快就实现了盈利,最终还被“58”收购,在“58”的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扶持下,发展也越来越顺利。

瓜子和人人车竞争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模式较为相似的互联网公司,其中“淘车”比较具有代表性,同样是以铺天盖地广告的方式出场,而后来也逐渐消失在视野中。

网络图

瓜子和人人车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诸多坎坷,也出现很多负面报道,但从客观角度分析,他们对行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仅普及二手车知识,还刷新消费者的认知,愿瓜子和人人车以后的发展道路一帆风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