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年“3·15”晚会开播。晚会披露了智联招聘简历给钱就可随意下载、搜索医药广告造假链条等违法违规乱象。
01
智联招聘:任由简历流入网络黑市
“3·15”晚会曝光,声称视1.8亿用户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自己的“生命线”的智联招聘(ZPIN),有大量“伪造资质申请下来的企业账户,只要支付费用,就可以随意下载信息详尽的个人简历”。同时,被“默认”公开简历的求职者对此毫不知情,“不知道自己的简历被谁下载,拿去做了什么。”
记者调查发现,大量个人简历信息从智联招聘泄露,流入黑市贩卖,“只要给钱,就能买到智联招聘网站上的求职简历”,“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原来,通过智联招聘的企业账户,即使是伪造资质申请下来的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
智联招聘客户顾问说:“校园简历是40元一份,白领简历60元一份,金领简历元钱一份,金领简历是、本硕连读,在行业内有5到10年经验的,年薪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简历。”
记者同样在前程无忧(JOBS)和猎聘网的企业账户进行体验,只需支付费用,便可以下载到带有求职者姓名、电话、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在内的完整简历。前程无忧和猎聘网也缺乏对下载后的简历信息,进行管理和监测。
作为最大的受害者,求职者并不知道,只要肯花钱,企业用户就可以毫无限制地下载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他们更不知道自己的简历被谁下载,拿去做了什么。
02
搜索:为虚假广告投放推波助澜
“3·15”晚会曝光,搜索(601)、UC浏览器变相为虚假广告投放的推波助澜,“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交了钱就可以改头换面,在UC浏览器和搜索上找到。
具体来看,用户在UC浏览器和浏览器上不时会看到一些治疗糖尿病等自述文章,文章并不会提及产品,但会提醒用户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65.html